“ 交易桌前看天下股票操盘需要多少资金,付鹏说来评财经 ”《付鹏说·第五季》重磅来袭!立即订阅
—
本期内容>>本文仅限作者观点,视频录制于2025年3月30日,点击上方视频收看!
洞见财经脉搏,掌握市场未来,这里是付鹏说专栏的课代表洞察君。
我在评论区看到有一位朋友在问关于最近付鹏总关于VIX回落,但指数没涨回去这个说法应该怎么理解。
首先简单科普一下什么是vix指数,VIX指数通常被称为“恐慌指数”或“波动率指数”,是衡量美国股市短期(未来30天)预期波动性的重要指标。VIX是基于标普5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计算得出,反映市场对未来30天波动性的预期,通常与标普500指数呈反向关系。
这里着重分析一下为什么vix通常会和标普500呈反向关系。首先我们要理解期权的定价原理,普通期权作为非线性衍生品,一般我们会采用BS模型去定价,核心就是隐含波动率,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隐含波动率越高期权价格越高,同时vix指数也就越高。
我们从期权的供需角度出发,当市场恐慌或不确定性上升时,投资者会抛售股票,并通过期权对冲风险(比如买入看跌期权)。这推高了期权的隐含波动率,导致VIX飙升。反之,当市场稳定上涨时,投资者风险偏好强,期权对冲需求减少,隐含波动率下降,VIX走低。当然这里不是说上涨就一定低波,最好的例子就是去年A股924行情,连续暴涨之下,隐含波动率来到历史极值。只是在美股市场,机构参与者较多,市场相对成熟,导致美股牛市大多数情况都以低波慢牛的情景出现。
讲完了vix的基础知识,那vix具体多少叫低波,多少叫高波呢。我们不能形而上学的给vix划线,线上即高波,线下即低波。这是不科学的,每个阶段宏观背景的不同,会导致vix的中枢有较大不同。
我们先来看看2013年到2017年标普500和vix的情况,我在vix17的地方作了一条水平线帮助大家来理解,注意一下这里的VIX是左倒轴。从SP500来看2013年到2017年这个阶段里,除了2015年Q3到2016年Q3经历了一年的震荡波动,其他时间整体都是牛市。先看2013到2015Q2。Vix大多数时间在12-17之间波动,期间有几次波动放大,偏离区间的我们看一下对应的标普500的表现,我们可以看到随着vix偏离放大,标普500也是有明显的调整下跌,但随着波动率恢复,股指快速的收复跌幅继续新高。这是非常标准的牛市区间里的调整,不影响整体的市场趋势。
但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2014年Q4股指下跌幅度和vix上冲幅度、次数都比之前有所加强,且股指的上涨幅度开始变小。这就是市场再告诉你,宏观环境可能要发生变化了。当时最大的变量就是美联储要加息了。
2015年末联储开始了加息周期,太高了资金成本。市场会担心联储的加息节奏会持续给到估值压力,无法通过业绩的增长来抵消,那股指自然就进入了波动放大收益率降低的模式里。我们在这阶段就能看到,波动率中枢抬高,所以我把水平线从17移到了21。我们可以看到当VIX波动率放大超过21的时候,高点往30在冲,且绝对高波过去后,波动率收敛了,但股指却没有像之前牛市的时候那样快速的收复失地。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整个调整期。直到联储给到了市场定心丸,推迟了加息行动一整年,到2016年Q4市场才彻底从这种恐惧中摆脱。
时间来到2016到2019年底,2016年Q4标普500创出了新高,我们也看到在2016年vix的整体中枢开始回落,尤其是2017年,vix指数几乎就没突破16,低点甚至仅有10。对应的股指则是大牛市,从大约2300点上行至最高点接近2900,上涨超过26%。有没有觉得很熟悉的节奏?和刚过去的2024年非常像,我们后面再来回溯。
2018年宏观背景又发生了变化,起因是2018年的2月初公布的非农报告,大幅超过市场预期,对于联储加息大幅加速的预期再度归来,受限于当时的美国经济结构问题,利率曲线开始扁平化,业绩增长无法对冲估值压力的时候,市场又回到了高波低回报的状态。关于18年市场利率冲击的内容,付鹏说第一季中,付鹏总给大家详细剖析过内容,这边不再展开。
波动显著放大且短时间内无法收复失地,经历了一段低波后看似创了新高,又很快放大波动快速下跌。与2015年Q3到2016年Q3有所类似。直到2019年联储开始降息呵护了估值,市场才慢慢恢复上涨,但这个时候vix依旧无法回到2017年那种低波环境了。因为最健康的股市,是业绩增长推动为主力的。
然后我们跳过2020年初疫情冲击的阶段,那个具有极强的特殊环境因素,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。随着联储快速降息、无限量QE,财政部的补贴政策,市场估值、业绩双重修复,市场开始了一路上行,但在这个阶段里疫情带来的冲击并没有完全消退,股价的上涨更多的依靠估值扩张,vix虽然有所收敛但总体水平远高于2017年的时候。中枢维持在17-25的水平
到了2022年初,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加速,之前牛市更多依赖估值扩张,现在利率曲线的上移就带来了巨大的估值压力,市场又一次进入了高波状态,波动放大股指下跌,波动率稍有收敛但股指无力收复跌幅。很标准的空头流向2023年随着实际利率调整到位,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化解完全,美股再次进入了类似2017年的状态,低波慢牛,收益率非常可观。
当下,我之前多期视频都给大家陈述了AI应用端的估值和风险,2月中市场波动率放大,到25左右波动率开始回落,但同样的情况出现了,波动率回落到18,但股指只收复了大约一半的跌幅。结合产业中观情况,这个时候你要警惕,市场是否会回归到类似15-16、18、22年的高波低收益的环境中了。
如果AI产业链中观问题越发凸显,那高估值的问题就会成为压制权益市场的重要因素,杀估值行情下,市场整体就会进入高波低收益的状态。而本周五的再次下跌,可能就是第二次波动率放大的前奏。各位需要警惕,经过这样的拆解,各位是否能理解付鹏总的高波动低收益环境。
我是付鹏说专栏的课代表洞察君,希望本期视频能够帮到大家。我们下期再见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